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之声
宜兴市科普示范村:马庄村——农技服务送希望
发布时间: 2015-07-09 浏览次数: 次
“又到种植小麦的时候了,想着这儿有小麦种植的全套技术要点,我就经常跑来看看、学学!”11月19日,万石镇马庄村的许大爷仔细地研究着村科普长廊里悬挂的小麦知识展板。如今在马庄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热乎”的新农技,这片熟悉的田野里“长出”了幸福生活的新希望。
马庄村总人口1700余人,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了近一半,村民多以种田谋生。以前,村民种田不讲究科学技术,大多靠天吃饭,辛辛苦苦一年,收成却不佳。曾当过农技员的村书记徐焕斌急在心里:“我们这种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薄弱村,得优先在农业上谋出路。”为此,马庄村从镇里请来农技专家,办起了科普培训班。马庄村的科普培训班还有些特殊,常常从村会议里“挤时间”,农技专家“唱主角”花上半个小时,结合当季种植特点给村民“划重点”。类似水稻不需要上水,即使上水只能上“跑马水”的新鲜理论得到普及,村民尝试着改变了种植方式。同时,村民原先只施氮肥的习惯也被扭正,复合肥已基本在马庄村推广。如今,马庄村的村民们对照着农技专家开出的种植良方,“傻瓜式种植”省心省力,却迎来了好收成,水稻亩产1300余斤,小麦亩产800余斤,增产约200余斤。
庄稼产量提升带来了秸秆量增加的“附属品”,对此,马庄村从不足19万元的村级收入里拿出4万余元,购置了5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从根源上杜绝秸秆焚烧现象。从前年试点2亩地,去年30余亩地到今年对300余亩地的秸秆进行综合利用,马庄村在钻研秸秆利用技术上不断突破。村里一些还未体验到这一新技术的村民,看着别人地里秸秆除得干干净净,有点眼红:“这个法子好,现在就盼着快些在村里普及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