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之声
我市推进“科普示范村”、“科普文明社区”创建
发布时间: 2015-07-09      浏览次数: 

连日来,市科协对我市各乡镇、社区“科普示范村”、“科普文明社区”的创建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考核。在丁蜀镇蠡园社区居民服务大厅内,说起“科普文明社区”的创建,前来办理业务的老百姓纷纷插上一句:科普创建工作让咱老百姓“捞到”了不少实惠呀。

据了解,我市“科普示范村”、“科普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从2004年正式开始,截至目前,全市“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覆盖率已高达90%,其中,万石、新建、芳桥三镇的“双创建”工作已全部完成,科普“双创建”在一片叫好声中,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变化。

 休闲有了新去处。“以前下了班没事,就到麻将桌上走一回,现在不打麻将了,晚上吃完饭就去健身娱乐。”从“赌场”到“健身场”,丁蜀的老刘感受颇深。近年来,随着科普“双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科学的生活理念逐步代替以往单一、落伍的旧观念,唱歌、跳舞、健身成为休闲娱乐的首选。与此同时,休闲方式的丰富化给老百姓提供了更多选择。“以前感觉没什么地方可以休闲,除了打麻将,就找不到其他事干了。”如今,在科普创建工作中,电影学会每年进村放映电影3500场次,看电影成为业余生活的一项选择;社区举办的文艺晚会,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带去一阵阵欢歌笑语,给居民提供另一种娱乐方式;在社区建立的小型科普馆,又为老百姓增添了一个新去处,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致富有了新途径。科普创建,使农民增产增收,提高致富能力才是目的。近年来,各类专家多次进村、社区,传播水产养殖、花卉栽培、生态保护等科普知识。官林滆湖野鸭人工养殖场就在各类讲座中学到了不少养殖知识,从简单养殖到以科技带动生产,请专家、问专家,不断加大优质产品研发力度,目前,其年销售额已达1000万元,经济效益超300万元,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我市种植面积近4万亩的果类草莓、品种齐全的葡萄、万石的水芹种植等重点农业,市科协每年定期组织培训,为农民致富注入“新血液”。

求知有了新热度。以前,没事的时候就是闲聊,可现在老百姓会自觉地走进社区阅览室、图书室看书看报。“多看点书,就能多学点知识,反正闲聊也把时间聊掉了。”土城社区的张女士说。从不自觉到自觉,居民的思想认识有了新高度。近年来,随着科普示范社区的深入创建,科普讲师团进社区传递科技知识、灌输科学理念成为“家常便饭”,受到老百姓的一致欢迎,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不断健全,在填充老百姓知识空白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老百姓对知识的渴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