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吹嘘的语言,没有绝对的承诺,有的只是真诚的沟通,有的只是耐心的指导,有的只是简洁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自2003年从事科协工作以来,作为芳桥镇科协秘书长的尤晓英,在科普这条路上,风雨无阻,日月兼程。用她自己的话说,“科普是一份需要长期付出的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提起尤晓英,镇上的群众无不熟悉,“她的科普工作做得很到位呀。”新农村建设以来,伴随着老小区拆迁,大批农村人口走进镇区,龙眼小区、岱华小区、育才小区等新小区成为“新人口”聚居地。然而土生土长的农民,科技素质相对较弱,如何将科技知识深入普及到这群人中,成为尤晓英面临的“新任务”。“光靠科协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科技普及需要大家的力量。”尤晓英深信。在精心组织下,尤晓英抓住科普集市契机,牵头召集镇司法、计生、安监、环保等10余个部门集体参与科技普及活动,并专门邀请市老科技工作者现身讲课,摆起摊位30余个,资讯展板100多幅,并现场提供便民服务,给“新市民”带去了一份份科技“大餐”,受益群众达四千余人。
作为周培源老先生的故乡,芳桥镇浓厚的科技底蕴不言自明,“科普教育,从小抓起”,近年来,尤晓英长年奔波于学生 和老师之间,为学生的科技创作、专利申请花尽了“心思”。芳桥镇目前拥有包括培源小学、扶风小学、培源中学在内的三所学校,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水平,还将科技成果申请专利成为芳桥镇科协的一大“特色”。2009年开始,尤晓英协同镇科协同事每年从学生创新作品中选取5至6件作品,并争取到政府资金,帮其申请专利。碰到有的师生申请材料不会组织、创新点提炼不出,尤晓英总是一把上前拦下所有的活,连夜帮他们想,帮他们写。去年,在尤晓英的帮助下,培源小学的多功能拉链袋荣获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方便垃圾桶和多功能锤子均获得铜奖,三年来,共申请专利发明14个。
除了把科技知识普及到社区、学校,尤晓英还担负着为企业科学发展架“金桥”的重任。去年,尤晓英利用3月份科技节的契机,邀请了省内外包括华东理工、武汉科技大学在内的5所高校的15位专家教授亲临企业,作现场指导,并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经过多方努力,成功促进企业和高校达成七项合作协议,为产学研对接搭“金桥”。对于芳桥特色农业的草莓基地,尤晓英邀请草莓协会会长实地讲解、实地指导,使全镇草莓种植户对草莓种植技术、肥料品种选取等都有了新思路,科技致富热情高涨,不但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为草莓种植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