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是人才振兴。外来民工子弟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未成年人,亟需专业的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议建立“家-校-社”(家庭、学校、专业社工组织)三方联动机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总则指导下围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开展工作。拟开展家庭亲子互动团体辅导、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
应紧抓小学生心理健康,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干预。在社会工作利用专业的心理工作技术,呵护童心、保障乡村农民工子弟、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对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社会组织更应大力支持此法的实施工作。以乡村小学为基点,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补充乡村小学家庭教育短板。乡村小学家庭教育开展中,对身心健康领域的师资力量和专业人员队伍人员不足,无法全盘顾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家-校”联动机制比较完善,但缺少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力量的介入,开通“家-校-社”联动机制,能更好的发挥专业人员在学校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围绕联动机制,通过以多种方式满足学生的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家庭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开展工作。通过个体心理咨询满足有需要的家庭心理援助需求;通过家庭亲子互动团体辅导缓和亲子关系,促使家庭内部关系调整;通过心理健康讲座,科普心理健康知识,让社会面更多家庭了解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更容易接纳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1)探索适宜于我市的方案。通过试点,找到方案,然后逐步推广。
(2)尝试适宜技术
(3)团辅、个体辅导,“家-校=社”联动
(4)培养一批骨干
宜兴市心理学会:陶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