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时代之光,科技工作者就是我们时代的“追光人”。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人民,默默奉献。他们让科技走进生产实践,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秉持科学家精神追寻科技强国的梦想,用伟大的创新成果点亮我们的时代。无锡市十大科技人物,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史卫利博士科研技能强,管理经验丰富。在他的带领下,帝科逐渐引领导电银浆的国产化浪潮,为中国导电银浆产业发展开拓了道路。
史卫利,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国际知名的纳米科技专家。曾任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国内太阳能市场的爆发式发展以及对机遇的敏锐嗅觉让他看到了回国创业的良机,怀揣技术报国的热情与梦想,回国带领帝科,从公司运营到引领导电银浆国产化浪潮经历了近3年的蛰伏,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成功突破金属化导电银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最后一个未实现国产化的环节。史博士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江苏省科技企业家等多项人才计划和荣誉;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企业核心专利获国家专利优秀奖;主持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省国际科技合作、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多项省级项目。
梦想:是奋斗出来的
史卫利自浙江大学化工专业本科毕业以后,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微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毕业之后先后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及美国高科技创业公司工作。深受美国创业文化积极影响,他意识到太阳能光伏导电银浆对于电池转换效率和发电能力的重大影响且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同时全球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所垄断对于光伏制造端进一步提效降本带来了限制后,很想凭借自己在电子材料研发上的背景结合在世界五百强及创业公司的工作经验来实现导电银浆这一光伏产业核心材料的国产化,以打破进口品牌的垄断。史卫利回国以后,通过前期的团队搭建和地方创业政策支持,帝科从2013年在宜兴经济开发区开始正式运营,到2016年开始引领导电银浆国产化浪潮经历了近3年的蛰伏。史卫利带领帝科的这一路,从毛头小伙摸爬滚打夯实积累,每一步都全力以赴,每一步都争取走得坚实有力。因为他明白,梦想,是奋斗出来的。
创新:永远的追求
在2015年,帝科经历了一轮投资者的替换。帝科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在当时已经是比较接近主流并且和进口四大品牌相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对于还没有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核心材料产品,客户的不信任和不敢使用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惯例式的壁垒。
于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史卫利开始寻求创新突破,采取的市场策略则先不考虑光伏大厂,而是选择从一些三线小厂开始。对于光伏行业的一些小型企业,性能好、价格便宜,可以不考虑材料产品的品牌。在从三线小型客户获得突破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帝科电子材料的客户越来越多,并且口碑开始在产业客户之间传播。在光伏行业有了一定的口碑后,才开始有光伏大厂敢于使用帝科的产品。在抓住一两家一线大厂后,帝科开始建立了一些品牌知名度。在此之后,帝科向二线、一线大厂继续推广,依靠稳定的性能,更高的性价比,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在此过程中,史卫利逐渐认识到,只是走别人走过的路,永远不可能超越别人。要想真正做到能打仗、打胜仗,就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创新,是史卫利永远的追求。如今,即使身为管理者,他骨子里钻研技术的这股倔劲儿始终未曾改变,一如既往地执着与耕耘,努力为我国科技创新多出一份力。
前进:永不止步
可以说,从2016年起,帝科开始引领导电银浆的国产化浪潮,扮演了行业鲶鱼的角色,到目前为止完全打破了“四大”的垄断。到2020年,史卫利带领帝科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1年营业收入已经超过28亿人民币,先后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无锡市准独角兽企业等荣誉称号,承担省科技成果转化、省战新等多个省市级项目。
目前,帝科作为中国导电银浆的领导品牌,通过导电银浆产品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P型PERC电池进入23.5+%转换效率时代,同时基于与行业领先客户、国际知名研发机构(ECN、IMEC等)的“协同创新”,推动25%转换效率的N型TOPCon电池与HJT电池技术的量产与发展。
眼界决定未来,梦想成就伟大。在新的征程中,史卫利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在业务布局上实现太阳能光伏和LED与半导体封装双引擎驱动。在服务国家半导体战略的同时,希望在半导体领域也能够打破海外品牌的长期垄断,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史卫利说,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